close

今天在履歷表上更改關於產業這個項目,結果忘了對保險業隱藏履歷表,導致一個下午的時間將近20通電話打來,對方在電話開頭大致都說以下內容「您好,○○○先生/小姐嗎,請問您找到工作了嗎?我們這裡是...,我們有在網路上看到您的履歷表,您是我們公司所要找的人才...」之後想到趕緊去修改履歷表才結束這場保險業徵才的電話噩夢。

平常丟了那麼多履歷表給一般公司,有的連打開都沒有了,就算有機會去面試,還得被打量一番,怎麼不丟履歷表的公司,他們反而主動打電話給我呢?當然也有很多公司其實是沒有在缺人的,只是在網路上藉由徵人的方式來打廣告順便搜集履歷表,反正繳了錢不刊白不刊嘛,但是我要說更可惡的是,有些保險公司還利用徵求「業務助理」、「儲備幹部」等等名目來徵求"業務員",也就是說等你去面試的時候,甚至上了課之後慢慢的洗腦把你洗成"業務員",以下就是他們慣用來徵業務員的手法:

一、先說是某某金控之類的,也有的剛好通訊處就設在某某銀行的樓上,有些是同一個體系沒有錯,但是完全不是你當初想像的那樣,也就是說假藉徵求"理專"之名,其實他們是要一個幫他們推銷金融商品與保險的"業務員"而已啦,既沒有底薪、抽的又少,反正不需要人事成本。

 二、有些比較正派一點的會稍微跟你講一些事實,不過都是避重就輕居多,像是利用徵求「業務助理」、「儲備幹部」等等名目把你找來面試的,幾乎都是把你們全部送去上課洗腦,這跟某些直銷機構很像,有些直銷機構也打著「禮品包裝人員」,把你騙進去面試,再用人群聲勢、輪翻上陣不斷的給你洗腦一樣,說做這個能賺多少錢啊,賣一個產品就能抽多少了,有送就會有之類的,最後就是要你去幫他們推銷產品,而保險公司也是一樣的,本來就想去試看看的人那當然是願者上勾囉,但他們會先給你一個「願景」,說你第一個月上完課然後會教你一些什麼的,之後要培訓你當「主管」,很快就有百萬年薪的,而那些來面試「業務助理」、「儲備幹部」等等的人,也是用同樣的方法,告訴你當業務的好處可以抽多少,告訴你當助理只有固定的薪水,就是要把你洗成你願意當"業務員",如果還是不願意轉業務也沒關係,照樣要你當電話call手,反正說難聽一點的,他們公司(通訊處)跟本沒有缺助理,那當然也沒有底薪啦,難不成主管掏他自己的錢請你嗎?還有些助理慘到每天要幫他call三個到五個人來公司面試,這個循環又回到剛剛開頭講的,把你說的多優秀又是個人才一樣,先騙你進來面試就是。

 三、說了那麼多再來呢,幾乎每一家公司你進去以後都會看到一堆得獎紀錄,就是要讓你覺得他們很厲害喔,再來就是告訴你一堆福利,但並不會告訴你不好的部份,例如「無底薪」,而新人階段的培訓專案是指要達到多少業績才有領的到喔,而且只有半年而已,當然他們會告訴你,要在乎的不是底薪而是獎金,問題是高獎金是來自於羊毛(客戶身上),加上主管也會抽成,當然賣的產品真正對客戶有幫助或是有良心就不得而知了,不過這樣避重就輕的回答真的是很沒有意思,總之你想再瞭解更深的一部份,他們就說這些要講很久,要你先去上課你就會瞭解了,感覺上就是像你跟客戶說買了這個商品,如果以每年績效以利率9%來算的話,你15年後會有多少%的投資績效一樣,但確沒有說明如果績效是負的,會有多少損失。

 總結以上看法,並不是這個工作不好,而是要放大仔細想清楚,是不是對這個行業有興趣,而不是在被動被鼓吹的情形下,好奇的嘗試入行,想到他們無限制的在網路上、報紙上不斷的增員,不段的強調徵求幹部,您一定要瞭解,薪水與職稱來自於你的業績,如此而已,千萬別把底薪想的太好,絕大部分是無底薪的,就算有底薪,也只是名目上而已,實際還是得達成目標業積,如果當月你只差一點點就達成業績,你猜你會找誰下手?(親友),那就對了啊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est00216 的頭像
    test00216

    平常的我

    test00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